企業(yè)管理文章
- 當(dāng)前位置:主頁 > 企業(yè)管理文章 >
-
我觀察了20年,發(fā)現(xiàn)成功人士都有這一個共同點!
- 發(fā)布人:admin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4-25 14:01
- 最新內(nèi)容請見趙國軍老師著作《薪酬設(shè)計與績效考核全案》(第三版)
最新管理知識請見趙國軍老師最新著作《管理核能》:如何以及激勵及績效促進企業(yè)發(fā)展一書。
他們獨具慧眼的看透了這個世界的本質(zhì),但是看透又不說透。今天我們偏偏要說透。人和人最大的差距,其中之一是對世界的認(rèn)知不同。對世界的本質(zhì)認(rèn)知越深刻、越到位的人,往往更容易如魚得水。1一陰一陽謂之道。世間所有事物都有兩個對立的部分組成。社會也不例外,它由兩套秩序組成的:第一套秩序:公平、正義、道德,禮節(jié)。第二套秩序:各種利益方的利益糾葛。第一套秩序是表象,第二套秩序是內(nèi)在。我們所能看到的現(xiàn)象或事實,都是第一套秩序。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打的算盤,就是第二套秩序。你看到的公平正義都是表面,社會的本質(zhì)是一片弱肉強食的叢林。第一套秩序是手段,第二套秩序是目的。幾乎人人都會披上一層光鮮的道德外衣,然后千方百計的給自己謀取利益。經(jīng)常有人說社會上各行各業(yè)都有潛規(guī)則,其實只不過是他們過于關(guān)注第二套秩序罷了。第一套秩序,人人都放在嘴上;第二套秩序,人人都記在心里。千萬不要被第一套秩序迷惑,而要用第二套秩序去分析事物。比如我們不能看一個人說的什么,而要看一個人做的什么。2但經(jīng)常有人把這兩套秩序搞混淆:我記得大學(xué)時期,有一個老師在課間休息的時候,說過一句很牢騷的話:很多大學(xué)里的論文、評級、評職稱啊,都是假的。后來我也想不通為什么會這樣?很多東西我們明明都知道是假象,卻無力改變。10年后的今天,我終于想明白這個問題了,因為凡是被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切,都只是表象,都只是第一套秩序,真正維系社會運轉(zhuǎn)的是第二套秩序。第一套秩序只是一個幌子,你不能用它去衡量或推導(dǎo)社會上發(fā)生的事情。要想看透社會、看透每個人的行為,一定要結(jié)合第二套秩序進行分析,這就是利益分析法,利益才是主導(dǎo)社會運轉(zhuǎn)的邏輯,利益分析法永遠都不會失效。舉個例子,這是一件發(fā)生在我身邊的事情:前年廣東的來的一個大哥來看我,他住的是一家五星級酒店,由于行李較多且對本地不夠熟悉,所以在酒店大堂,悄悄的塞給了那個幫他拿行李的服務(wù)業(yè)100塊消費,然后接下來的這幾天里,那個服務(wù)員對他倍獻殷勤,什么旅游路線啊、行李啊,都安排的妥妥的。事后他這樣跟我說:如果你想得到一個人的幫助,你首先一定要明白我先能給你提供什么?陌生人之間除了利益,不會產(chǎn)生其它關(guān)系,金錢就是最好的表達。100快不算多,但是比你說一些好聽的話或者故作熱情的討好要實用多了。這就叫利益分析法。每遇見一件事,要迅速切割成不同的利益方你的每一個言行,遷就了誰?指向了誰?遷就的人就是你的朋友,指向的人就是你的敵人,要這樣劃分?jǐn)澄谊P(guān)系。但切記:沒有永恒的朋友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利益一轉(zhuǎn)化,你的敵人和朋友迅速改變。同樣,在一個組織里,每一個決策下來,都要分析這個決策符合了誰的利益?傷害了誰的利益?符合利益的那幾方,一定會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;受損利益的那幾方,也一定會形成一個利益聯(lián)盟。然后兩個陣營,一定都會舉著第一套秩序的道德大旗,去爭取第二套秩序的利益。這種例子太多了,不再舉例。還有一個例子,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,現(xiàn)在很多微信群里,如果誰需要幫忙拉個投個票,就直接往群里發(fā)個紅包,然后搶到紅包的人就去幫忙投票,這已經(jīng)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(guī)定。它比你再群里說那些虛偽的討好大家的話,要實用多了。3大家要記住,千萬不能用第一套秩序的道理,來要挾大家完成第二套秩序的事情。我經(jīng)常遇到這樣的例子,很多人直奔你而來,他們都有很明確的目的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卻他們不曾想過,自己能給別人帶來什么。在你想得到一個人的好處之前,一定要先思考清楚自己能給別人帶來什么。你的好處是不是唯一的?你的好處是不是別人需要的?如果第二套秩序不成立,那么就永遠只能建立第一套秩序的關(guān)系,那就是一種虛情假意的應(yīng)付。這就是利益分析法。社會無論怎么發(fā)展,人的利己心不會變。利益才是推導(dǎo)人們行為的最重要邏輯。但是有一點很重要:用這個辦法推倒出來的結(jié)論之后,要迅速用第一套秩序包裝起來。要穿上道德禮儀或正義公平的外衣,千萬不要赤裸裸的談利益。因為第二套秩序是不可說的,而第一套秩序存在的價值恰恰就是為了我們能夠自圓其說。但維系社會運轉(zhuǎn)的是第二套秩序,第一套秩序是虛設(shè)。所以有時候:我們明知道自己在說空話,我們也知道對方在說假話,我們都知道彼此都在說套話,大家一起心知肚明、正兒八經(jīng)的說客套話,這就形成了第一套秩序。而西方社會的區(qū)別在于,他們是沒有第一套秩序作為外衣的。4社會無論怎么發(fā)展,都需要奉第一套秩序為上,尊第一套秩序為正統(tǒng)。這才能使社會不至于看起來如此赤裸。更是因為美好、希望和正能量,才能更好的推動社會進步。所以儒家思想主導(dǎo)了社會幾千年,并適合被裱進框里,大書特書。我們時刻要朗讀、宣講,要大聲喊出來。和孔子差不多同一時代的鬼谷子,有經(jīng)天緯地之才。但他為什么不能像孔子一樣得到世人的傳頌?zāi)兀?/span>因為他的那套理論講的是第二套秩序,只適合默默使用,不適合標(biāo)榜出來。有句話叫:真正的成熟是看透而不說透。指的就是第二套秩序,它只可被用,但千萬不要去說。一說就是錯,一說就是禍。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喜歡講真話卻不討好的原因。有時大眾要的未必就是真話,而是一種情緒化的滿足,或者說是一種希望。是的,大部分人都活在希望里。《皇帝的新裝》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童話:面對那個赤裸全身在大家眼前游蕩的皇帝,所有的人豎起大拇指,夸他的衣服漂亮。并且都格守秩序、點評的頭頭是道。最后,一個天真的小女孩,勇敢的說:他明明什么都沒穿啊!剎那間,整個世界尷尬無比。顯然這個小女孩是不合時宜的,雖然她講的是真話,但是她破壞了第一套秩序。那么難道我們就要這樣縱容第一套秩序里的很多假話、大話、空話嗎?要明白,這個世界不存在所謂的真假,真到假處真亦假,假到真處假亦真。社會發(fā)展到一定程度為什么總會分層?因為人和人是不一樣的,有人聰明,有人愚蠢;有人勤奮,有人懶惰,要讓聰明能干的人去引領(lǐng)愚蠢懶惰的人,社會才能整體往前進步。那些愚笨的人,根本沒有必要知道那么多,擰成一股繩,埋頭干活就行了。知道的太多,想的太多,反而會消散社會的合力。5那么這個社會的公平有誰來把握?中國社會其實是最公平的社會。因為它有一個平衡法則。雖然:強者恒強,弱者恒弱。但是,物極必反。盛極而衰,強者到了一定強度,必定會變?nèi)酢7駱O泰來,弱者到了一定程度,必定會變強。德薄而位尊,智小而謀大,都必然埋下禍患!所有的成功,都是你下一次成功的絆腳石。所有的失敗,都是為了你得成功而做準(zhǔn)備。天之道,損有余而不足。冥冥之中,一切自有注定。所有的人都能輪到發(fā)跡的機會輪不到你,也能輪到你的后代。在中國要想混得好,上要承天意,下要接民意,中間還得順世道,一個不符合都不行。天意就是心中有大愛,世道就是看透各種規(guī)律和必然,民意就是滿足大眾的需求。在中國,你混的再好也得低調(diào),中庸才是王道。任何人想耍個性,恣意妄為,必定付出沉重代價,例子太多了。6中國的偉大之處在哪里?中國5000年的文明,最核心的兩個字就是:克己。克己是什么?就是主動犧牲自己的利益。能克己者,必是大才,必是圣人。他們已經(jīng)掙脫了第二套秩序得束縛,做到了無我。在一個群體里面,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有能力不貪財、被推崇而不好色、有功而不邀功,他一定這個群體里最受尊敬的人。
我什么都不要,到最后什么都是我的。萬物皆不為我所有,但萬物皆為我所用。無我就是大我。這就叫王者。
來自公眾號:水木然
- 上一篇:“天下第一村”負(fù)債389億,到底發(fā)生了什么? 下一篇:不做規(guī)劃的人,為什么更容易成功?真相令人震驚!